毒跑道让娃娃了解“大人们的复杂世界”“毒跑道”究竟是否有毒?成都教科院附小的谜团尚未解开,而北京涉事的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已给出答案。
2016年6月12日,北京上述学校通报了事发后对教室空气及操场的再次检测结果:塑胶操场检测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GB/T 14833—2011(国家标准)中检测有害物质的技术要求,抽检样品为合格品。
据2016年6月14日消息,北京市教委表示,正在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新标准出台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南方周末记者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检索,查询2015年来历次“毒跑道”事件的后续进展。21起事件中仅4起最终检测出有毒物质超标,其余的或跑道再次检测结果合格、或无送检的相关后续报道。
如果跑道“合格”,那学生身体的不良反应,该做何解释?是标准本身的问题?检测机构的问题?是行业内幕?还是其他。
还有另一种猜测。“我们忽略了跑道底层沥青的质量问题。”成都“毒跑道”一位参与人士道。操场施工时,首先要在底层铺设一道防水改性沥青材料,于上层覆盖塑胶颗粒并用聚氨酯胶水进行粘贴。
南方周末记者在成都涉事学校操场上,确实闻到球场上层开裂后,裸露沥青散发出的刺鼻味道。沥青被覆盖在下层,或更容易逃过公众的视野。而一旦使用了劣质材料,也更难以在短时间内挥发。
“再修新的塑胶跑道?我现在恨不得把塑胶跑道铲了。”塑胶跑道业内人士援引教育系统官员的话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多个涉事、未涉事的学校,已经开始对塑胶跑道进行铲除。
数月来全国高发的“毒跑道”事件,已形成新的社会恐慌。虽然大多案例尚无定论,但业内人士指出,强制标准改为推荐、行业审批门槛降低、层层转包,都是导致此类问题频发的可能原因。不过亦有人质疑,频发背后,可能不乏路径之争的对手在推波助澜。
参与毒跑道调查后,张少波决定让自己读二年级的孩子全程了解“大人们的复杂世界”,“娃娃迟早都要进入社会,早点接触也好”。
2016年5月中旬起,张少波的儿子所在的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教科院附小),因多名学生陆续出现流鼻血、头晕、发高烧等症状,业已成为新的“毒跑道”事件的中心。怀疑其来有自。2016年春季,学校刚迁至新校址,塑胶跑道亦为新建。
“我要站出来说话,我的产品没有问题。”学校塑胶跑道材料供应方、彭州奥海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黄涛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坚称,跑道在施工和竣工后的检测中均为合格。
跑道是否有“毒”尚未确认,恐慌已在全城蔓延。6月初,一条指认成都近百所学校存在“毒跑道”的帖子,早在家长微信群和朋友圈中传开:“从幼儿园到大学,到处都有毒跑道。”
不过,6月的第一周,南方周末记者实地走访了帖子中列举的几所学校,发现帖子中所言并不尽如实,并未发现有“毒跑道”的相关证据和学生发病症状。
争议并非仅限成都一地。近两个月来,北京、大连等多地已有逾6起“毒跑道”事件被曝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来发生的“毒跑道”事件更超过21起。
问题似乎早已发现。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四川省早在2015年11月即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州教育局和高校要对区域内的塑胶跑道进行全面排查。
南方周末记者向成都、贵阳、广州等城市的塑胶跑道材料供应、施工方询问,多个企业表示,均被曾经施工的校方要求再次出具相关材料进行备案。“最近正为这事忙得焦头烂额。”
但涉事学校的塑胶跑道究竟有没有毒?截至目前,成都、北京、大连三地的疑似“毒跑道”仍在调查中。
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张少波担任了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而家委会上次建群讨论、履职,则是关于学校定制校服的问题。
2016年4月,张少波发现孩子开始咳嗽、流鼻血,“体育老师很早以前就不在操场上课了,对娃娃们说,操场太臭”。
5月初,家长王强在读二年级的女儿亦出现类似症状,截至发稿仍不时流鼻血。王强早前向学校反映过情况,他说,“并未得到回应。”
校服定制家长群里转来了一封发自成都本地“麻辣社区”贴吧的《致成华区区长、教育局局长公开信》。帖子联系到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的跑道事件与自己孩子的发烧、红疹等症状,谨慎推测道:“原因可能就是学校新搬校区,教室和新建塑胶跑道大量挥发有毒化学物质所致。”
王强这时回忆起曾经去学校参加节目录制,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在操场。“当时天气还挺凉爽,我到了操场就头晕眼睛疼。当时就带孩子离开了,回家以后告诉孩子,以后别去那里玩。”
最初为定制校服问题而建的家长群,短短几日,便由二十余人上升到400人。“校服定制家长群”的群名依然未变,但此群讨论的内容早已与校服无关。原本并无交集的不同班级家长,因为跑道事件聚在一起。
2016年6月7日,南方周末记者跟随黄涛进入教科院附小,见到了该校侯姓副校长。在查看被指“毒跑道”的学校运动场时,两名学校保安时刻随同左右。
“早上时候味道不大,下午会有些味道,家长现在反复强调跑道味道的问题。”该副校长强调,“我们需要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头晕、乏力、高烧40℃、去医院检查5项指标不合格。”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一位要求匿名的家长对南方周末记者描述的症状,几乎在大连、北京和成都都曾被发现。该校同样被质疑存在“毒跑道”。
这位家长说,6月1日,孩子在操场参加了一天的跳蚤市场活动,回家后身体明显异常。体检报告拿给医生朋友看,对方直接问,孩子是否有在刺激性气味下生活?“学校请了专业的检测机构来校进行检测。目前教学楼的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合格,但跑道的检测结果尚未出来。”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自2016年5月以来亦有家长反映学生出现身体不适,以及操场有异味。据央广网6月3日的报道,家长统计158名学生中,半数以上最近有过流鼻血的症状,37%头晕,另有皮肤瘙痒等。
对此,北京市西城区教委表示:“如果最终确定为操场问题,教委将承担全部责任。与此同时,对2015年同期施工的学校操场进行全面排查。”
汤平是教科院附小一位一年级孩子的父亲。平时开家长会、和其他家长沟通,都是孩子母亲包揽。但这次,汤平决定亲自出马。
“我自己就是做工程施工的,现在刚好承接着一所幼儿园的工程。我就想搞清楚这毒跑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汤平说。
按照校方的方案,每班投票选出班级家长代表,全校40个班,再由40名代表中产生10名最终参与检测的家长代表。
根据汤平十余年的建设施工从业经历,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理、检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问题,致使“毒跑道”问题发生。
汤平在施工中就曾遇到过要求以次充好的甲方老板,“怎么以次充好呢?先做一块合格的样品,拿合格材料去送检,但施工中实际使用的却是廉价低质产品。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监理团队由于缺乏对橡胶跑道等工程建设的专业性知识了解,以至于这一环节形同虚设。”汤平亦道,“也有可能是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擅自增加了一些有毒成分的量。”
黄涛对此有不同意见,“我们做教科院附小的跑道时,刚好处在上一轮毒跑道的风口上,是小心又谨慎。材料供应和施工都是由我们完成的。傻子才会顶风作案啊!”黄涛声调提高,略显激动。而且“这些都是建筑施工方面的老问题了,不是最近一两年新出现的问题。那为什么以前不出问题,偏偏最近集中爆发?”
对此,上述侯姓副校长说:“目前网上的说毒跑道,但究竟是不是所谓毒跑道,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清楚。”
家长、学校、建设公司互不信任。黄涛希望有不止一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独立检测,或通过抓阄的形式随机选择检测机构。
事实上,尚无定论的“毒跑道”事件,绝非成都成华区教科院附小一家。南方周末记者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检索,查询2015年来历次“毒跑道”事件的后续进展。21起事件中仅4起最终检测出有毒物质超标,其余的或跑道再次检测结果合格,或无送检的相关后续报道。
“如果严格按照《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14833-2011)国家标准来做的话,是不可能出现毒跑道问题的。”上述标准的第一编制人郭龙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当前所热议的“毒跑道”,即指塑胶跑道,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聚氨酯产品。聚氨酯分为TDI型与MDI型,其中TDI型聚氨酯挥发性较大,有刺鼻味道和相当的毒性,MDI的毒性小于TDI。据黄涛介绍,成都教科院附小跑道使用的是MDI。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郭龙正因病在家休息。“最初看到毒跑道事件时,觉得难以理解;而随后毒跑道问题接二连三发生,感觉如果毒跑道问题确凿,则施工单位放弃了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郭龙亦等着涉嫌毒跑道的再次检测结果公布,“看看到底是谁在祸害整个行业”。
“在跑道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防止聚合反应不完全而出现质量事故,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的湿度等条件,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调整反应组分的比例。但如果盲目采取加大用量等措施,使得预聚物中异氰酸酯含量超过工艺要求值,TDI不能完全参加聚合反应,可能出现铺装结束后有游离TDI挥发出来的问题。但是只要执行正确的工艺措施,即可以避免环境和健康问题产生。”
另外,GB/T即“推荐标准”的意思,并非强制性标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造成毒跑道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当时修订标准的时候,曾经考虑过改为强制性标准,但是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跑道有害物质做出明确规定,所以呈送上报时仍维持了推荐性标准。”郭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一位广州塑胶跑道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2015年起,国家取消了体育用品设施的相关资质,这导致了行业门槛降低,什么样的施工队都可以做塑胶跑道。这也是最近一年来新修建跑道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1月6日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确不再有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该文件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塑胶跑道项目多由一个大的总包方承揽,再层层转包下去。在这过程中,真正能落到塑胶跑道产品和施工方的资金越来越少,更多的则是装入总包方的口袋中。再加上持续性的价格战,原本每平方米200元的塑胶跑道报价,不少已跌破100元。这也加剧了塑胶跑道施工企业以次充好的行为。”贵州一位塑胶跑道业内人士透露。
不过,黄涛和其他受访的四位同行都向南方周末记者质疑,这一系列的“毒跑道”事件,背后可能存在“幕后推手”在推波助澜,“有人想借一系列事件把整个聚氨酯塑胶跑道行业搞臭”。
“阴谋论”背后,是国内塑胶跑道的路线之争。国内有油性胶水(聚氨酯)和水性胶水两种技术路径,一些传统聚氨酯塑胶跑道从业人员并不认可水性胶水的产品属于塑胶跑道范畴。
“把传统聚氨酯塑胶跑道的名声搞臭了,当然对水性胶水产品的市场推广有很大帮助。”黄涛道,“在一系列毒跑道事件发生同时维基体育官方平台,水性胶水已经在全国各省份开始推广,并被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所接受。”
水性胶水产品主打的是环保牌,它在全球的第一个产品正是“华氏水性跑道”。该产品由华体集团与陶氏化学公司战略合作产生。前者是中国奥委会控股企业,后者是外资公司,负责提供核心原材料和技术。
“相较油性胶水,水性产品没有毒源,不含任何TDI、MDI、甲苯、二甲苯、甲醛等等。”华体集团水性材料负责人冯燕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水性跑道业务量在2013至2014年期间稳步增长,2015年开始增长迅速,公司目前已中标约150条跑道。
“华体集团是国内唯一的此类路径企业。”传统聚氨酯塑胶跑道的经营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质疑,它也是此轮“毒跑道”事件唯一的受益者。
冯燕承认,“我们可以为各地方和学校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她否认公司是唯一企业,“新产品出来以后马上会有模仿者”。
不过,目前针对水性跑道的国家标准尚未制定产生,部分依据的是企业标准。“企业自己的要求会比国家标准还高。”冯燕表示。据其介绍,华体集团已在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准备工作。
南方周末记者向成都一位操场跑道施工企业负责人询问。据该施工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水性产品在成都亦有市场,但是较之于传统聚氨酯跑道,价格更为昂贵。
然而,水性胶水与传统油性胶水,从产品质量上究竟孰好孰坏?传统油性胶水业内人士表示,水性胶水在物理性能方面远不如油性胶水。传统油性聚氨酯塑胶跑道在国内已发展四十余年,因其弹性、硬度、防滑性、耐用性,受到社会和体育人的认可。
“不论什么技术路径的产品,只要其各方面性能和有害物质限量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可以的。”郭龙认为。